母牛饲养的主要目的是繁殖小牛,提高繁殖性能是保证母牛养殖利益的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,影响母牛繁殖性能的因素除遗传、环境要素外,营养和饲养管理也十分重要,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那么怎么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呢?饲养管理是关键
1、犊牛的营养与饲养管理
犊牛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,是培育优良母牛和育肥犊牛的关键时期。这个时期犊牛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差,适应力弱,消化系统尚不健全,神经系统反应不足,但生长速度快,要适时补饲,尤其是植物性饲料的供应,可以促进胃肠和消化腺的发育,对瘤胃发育的影响也很大,从而使犊牛提前断奶。
补饲时,精饲料要求营养全面均衡,营养水平高,易于消化吸收。饲养管理的重点是观察吸吮情况、粪便是否正常以及哺乳犊牛的精神状态,补饲必须控制精饲料的投喂量,并逐步增加投喂量。
2、育成期的营养与饲养管理
育成母牛是指从6月龄到配种前的时期。这一阶段是幼牛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,不仅要满足骨骼和器官的生长发育,还要提供足够的营养,保证按时达到配种要求,育成初期牛的主要营养需要从饲料中获得;
在饲养初期,瘤胃尚未发育完全,采食量相对较少,对饲料质量要求相对较高,粗饲料应以高品质绿色干草为主,配以绿色饲料。
在育成后期,牛的身体接近成年牛,瘤胃功能充分发育,采食量大,可以大量使用粗饲料,粗饲料应以作物秸秆为主,配以绿色饲料,母牛最佳初配时期在16-18月龄,体重达到成年牛体重70%时。
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证配种前母牛的身体状况在中等以上,要求母牛保持中等膘情,确保体重、体型和乳腺的协调性发育,掌握首次发情和配种。
3、空怀期母牛的营养与饲养管理
母牛空怀期要满足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,但对粗蛋白和能量的需求低,在这个阶段可以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,降低饲养成本。对于空怀期的母牛,饲养时要补充一定量的精饲料,对于瘦的母牛,要加强前营养,提高综合繁殖性能,喂养要点要保持中等膘情,确保母牛的发情率、受孕率和受胎率。
4、妊娠母牛的营养与饲养管理
在妊娠前期和中期,胎儿的生长速度较慢,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较高,胎儿在妊娠后期生长迅速,要补充丰富充足的粗蛋白、能量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,有利于产后身体状况的恢复和奶牛产后泌乳量的提高,还能有效预防产后瘫痪、胎衣不下及营养代谢和营养不良等疾病。
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,保持奶牛一定的营养状态,控制营养以防止难产。
5、哺乳期母牛的营养与饲养管理
母牛哺乳期对营养的需求量高于妊娠后期,需要高粗蛋白、钙元素、磷和能量等,这一阶段不仅要满足泌乳的营养需要,而且要满足母牛生产和生殖系统早日恢复的营养需要,保证及时发情;
在产犊过程中,奶牛消耗大量的体力,因此应给予麸皮水(36-38℃温水,1-1.5公斤麸皮和-克食盐,制成稀粥状),以补充体内消耗的过量水分,维持母牛体内的酸碱平衡,温暖腹部,增加腹部压力,帮助母牛恢复体力。
分娩后两周内,母牛体质仍较弱,生理功能较差,饲料需适口性好,易于消化吸收,以优质青干草为主。分娩后3天内,一般最好喂粥状饲料,3天后,精饲料的最大喂量不能超过2公斤,分娩两周后,饲料喂养随产奶量的增加而增加,建议精饲料量为母牛体重的0.6-0.8%。
喂养管理的重点是使母牛提前产奶,达到和维持充足的泌乳量,为了母牛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尽快恢复健康,及时发情,要加强分娩和哺乳期母牛全程护理。
畜牧堂提醒广大养牛户,饲养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母牛的受胎率,所以养牛户朋友们在平常的饲养管理中要做好,提高母牛的受胎率,产出更多小牛犊!